中美貿易代表終于通話了!
8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應約與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財政部長姆努欽通話。雙方就加強兩國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等問題進行了具有建設性的對話。雙方同意創造條件和氛圍,繼續推動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也表示,雙方都看到了在貿易問題上取得的進展,并致力于使1月份達成的第一階段協議取得成功。
這個備受外界關注的會議從原定的8月15日整整往后延期了十天。在中美關系日趨焦灼的背景之下,這次會議的“延期”很難不引起外界的各種解讀。比如,近期美國政府對于TikTok和微信的禁令是否是為了加重談判的籌碼?是否是白宮“極限施壓”策略的故伎重演?所幸,會議并未如彭博社之前報道的被“無限期推遲”。
隨著中美摩擦持續升級,及時重啟中美之間的對話機制對于兩國甚至是整個世界都至關重要。事實上,這似乎也是目前兩國間唯一的制度性對話通道。
中美自建交以來形成了許多對話溝通機制,包括首腦熱線、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商貿聯委會等。這些機制,特別是戰略對話和軍事交流機制,在關鍵時刻能起到確定共同利益、管控分歧、避免誤判甚至化解危機的重要作用。但由于中美貿易戰和疫情的影響,這些機制很多都已經停擺。
而中美“第一階段”協議規定了美國和中國將建立貿易框架小組,由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中國指定的副總理劉鶴牽頭,透過雙邊定期協商,處理解決與協議有關的爭端。與此同時,作為兩國“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簽署活動的一部分,中美同意重啟半年一次的貿易對話機制來解決雙方結構性問題。這意味著中美開始重啟制度性對話通道,并建立新的合作框架。在這一框架下解決分歧,探尋一種制度化協調協商機制,有利于避免兩國關系繼續滑向冷戰甚至“熱戰”。
從中美官員的近期表態看,雙方對于經貿協議都呈現了繼續合作的意愿。美國白宮高級經濟顧問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近日表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在兌現該貿易協議及購買美國商品的進度方面感到滿意。
“中國目前確實在增加進口我們的商品。順便說一句,這對美國的農業將是一個巨大的提振?!睅斓侣逶诮邮苡浾卟稍L時引述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向特朗普總統的匯報。
美國農業部8月13日宣布,中國買家已簽訂了19.7萬噸美國大豆的購買合同,這是美國政府連續第七個工作日報告向全球最大大豆買家中國出售大豆。而在另一份報告中,美國農業部表示,截至8月6日的一周大豆出口銷售總計213萬噸,為2016年11月以來的最高值。
庫德洛還表示,“盡管我們和中國在其他問題上有很大分歧,但在第一階段的貿易協議方面,我們正在努力?!?/p>
而中國方面,在此前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當被問及中國會否采取措施增加自美進口時,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任鴻斌指出,“在當前形勢下,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希望美方停止對中國企業的限制措施和歧視性做法,為落實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創造條件?!?/p>
事實上,大家對于這場磋商的期盼也不僅限于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執行情況。目前中美雙方在一系列問題上針鋒相對,而這次會議可能提供難得的溝通渠道。
此前,國泰君安在一份報告中曾指出,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經受住了華為事件和香港國安立法的雙重壓力測試。第一階段協議既是中方的籌碼,能起到威懾特朗普的作用,又是現階段中美經貿關系的壓艙石和穩定器。這份報告判斷,從現在開始到11月大選,特朗普的最優策略是,維持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尤其通過加大農產品和工業品出口,討好搖擺州的農民和工人。
在中美關系經受嚴峻考驗的時刻,貿易反而成為一個合作與穩定的領域,經貿協議似乎成為了兩國關系的“粘合劑”。這個論斷雖然聽起來有些反諷的意味,但卻也是當下的現實。商務部數據顯示,上半年美國對華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同比增長6%,這在全球化逆流涌動,部分國家提倡制造業回流本土的背景下,特別引人關注。而今年1-7月,外商在華新設企業中美國獨占860家,遠超英國的296家和德國的245家。毋庸置疑,對于美國政府的所謂“脫鉤”動議,美國企業家已經用腳投票。
在過去的近半個世紀里,中美關系歷經風雨,摩擦不斷,但對話從未完全終止。也正因如此,中美關系這艘巨輪才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大體正確的航向。盡管兩國存在一些分歧,但只要中美本著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總能通過對話磋商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而中美在經歷了近兩年的貿易戰之后,最終簽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便是最好的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