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4月6日電(記者王勁玉)站在山西省運城市吉祥社區的大門口,陣陣歌聲緩緩飄來,社區居民晁榮華說:“現在這個‘黨群服務中心’可真是成了我們的第二個家了。”
晁榮華現在還記得兩年前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模樣,門口掛滿了小銅牌,經濟工作辦公室、青年民兵之家等牌子讓普通居民望而卻步,走進社區,每個辦公室又是好幾個牌子,辦事得先研究牌子。
“牌子送一塊就得掛一塊,上邊有一個局我們社區就得掛一塊牌子,不僅要掛牌,還得迎檢,社區一共就5個工作人員,實際上主要為上級職能部門服務,哪有那么多精力服務居民?”社區副主任左彩變說。
從去年以來,山西省運城市針對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存在的“空掛牌子不辦事、牌子過多亂攪事、制度滿墻不管事、功能閑置耽誤事、服務缺位鬧心事”等形式主義問題,開展農村(社區)形式主義掛牌問題專項整治,一方面為陣地瘦身、為基層減負,也希望通過治理形式主義促使干部沉下心來實打實服務群眾。
現在吉祥社區的大門口只有“一橫三豎”四塊牌子,居民進進出出也不需要看牌子,“黨領導下,所有事情都能辦”成了社區的新“牌子”,社區業務不局限于牌子,而是有什么事辦什么事。
運城市相關部門經過走訪調研發現,過去標識標牌往往是考核的需要、得分的需要、應付檢查的需要,所以各類牌子逐年累加,越來越多。據統計,僅運城市鹽湖區農村黨群服務中心平均標識標牌數有71個,社區平均標識標牌數有51個。
運城市制定了“保留一批、整合一批、清理一批、精簡一批”的整治辦法,對法律法規、中央和省市有明確掛牌要求的予以保留,對服務功能相近、活動內容相似、服務對象相關的予以整合,對失效無用、非面向群眾的予以清理,對公示欄、宣傳欄內容進行精簡。
牌子少了,也意味著上級部門對基層的態度從安排任務逐漸向服務轉變。在運城市金井鄉洗馬村,沒有多余的牌子,村兩委辦公場所顯得整潔、干練,橫掛的“黨群服務中心”把這里的功能解釋得一清二楚。
“以前村里不僅掛牌子,還需要制作相應的宣傳版面來配合牌子,為了掛版面,有的村子把村級活動中心的窗戶都封死,有的設計出了窗簾式宣傳版面,有的村子為了多放版面做了滿墻的假折疊窗,讓村民好一頓笑話。”提起掛牌的問題,金井鄉黨委書記王朝暉顯得很是無奈。
而現在,村里將宣傳版面變成了服務小冊子,想要了解什么業務,拿著小冊子坐下來慢慢看,不僅把事辦了,還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評。
現在運城市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橫向展示“XX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統一樣式的牌匾,豎向展示機構標識牌,必須保留的牌子在“功能室”門口通過插卡式一級標牌和二級標牌的形式體現,上墻內容則是工作職責、聯系方式、服務時間等群眾密切關注的事項。服務內容讓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
“過去牌子雖然掛在社區、農村,但形式主義的根子還在職能部門,我們就是要借助治理農村形式主義來鞭策各職能部門切實為群眾服務。”運城市委組織部干部李俊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