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我和兒子是白天睡覺,夜里加工炒茶。”4月6日,記者見到淮濱縣占龍茶葉專業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羅占龍時,他剛起床。
來不及寒暄,他張羅著給我們泡了一杯剛剛炒制好的茶葉,記者望著水中舞動的嫩葉,再看看一臉疲憊的羅占龍,“茶香”來之不易。
在淮濱,淮河“走到”鄧灣鄉羅營村時,拐了一個“U”字型的灣,留下沖積平原400畝。
近年來,羅營村另辟蹊徑,利用淮河灘涂氣候濕潤的特質,大力發展茶產業。
“我們隔河眺望潢川縣種茶大鄉踅孜鎮。你看,這段河面,每到早晨六、七點鐘時便霧氣繚繞,猶如一種薄薄的細紗蒙在河面上,太陽一出這些霧氣便落到了河兩岸上的茶樹上,這些霧氣隨之被茶葉全部吸收。”羅占龍告訴記者:“因此說,我們這里種的茶有著別的地方沒有的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
“羅營村土壤屬于潮土土類、灰潮土亞類灰兩合土和灰淤土交混土壤,磷、鉀等礦物質元素豐富、質地砂粘適中、土酥綿軟、耕層深厚、保水保肥、耐旱耐澇,特別適合茶樹生長,出產的茶葉白毫顯露、味香醇厚。”原河南省公安廳駐羅營村第一書記李勝利專門請來專家,為羅營茶做了科學驗證。
淮濱古稱烏龍集,是千里淮河上一座重要的碼頭,船運帶來了茶種子、種茶技術,勤勞的淮河兒女學會了種茶、炒茶。
“其實,鄧灣鄉羅營村有一個源遠流長的古名‘茶塘灣’,出產的就是距今已經有500多年歷史的羅營茶。2010年,在我縣臺頭鄉呂大營村出土一批明代石佛像,佐證了今羅營村古‘茶塘灣’的歷史。”淮濱縣文物專家尤新峰告訴記者。
這里的茶宛如養在深閨里的佳麗,其美名不外揚。現在正是新茶上市的時間,在羅營村,隨處可見提著茶兜兒的村民,他們有的忙著趕往茶林,有的趕往茶場炒制。
記者在羅占龍的茶場里看到,那機器聲轟鳴不斷,工人們正忙著搬運茶箱,色選機、抖篩機、揀梗機不停地運轉……
“家里的人都愛喝咱淮濱茶,我上午十點來到這里,截止到下午五點,共采購了60多斤鮮葉,準備讓羅老板炒制好帶回去。”市民孫芳在茶場里不停地篩選鋪在地上的茶葉。
“為了搶占市場,我們注冊了‘淮春’牌茶,經多次外出考察、改良品種,我們的茶現在特點是滋味鮮爽、香氣濃烈。”羅占龍說,“這茶在市場上很‘俏’,可以賣掉廣東、福建那邊,經廣東那邊的客商可以賣到越南、老撾等國家。茶,儼然成了我們村一項脫貧致富的好產業。”
靠著種茶和到合作社打工,羅營村貧困戶羅志甫,把一座破敗的農家小院改造成了兩層小樓,日子過得美滋滋。“茶葉是個好東西,一個小葉子就能改變我們一家,我現在種茶、管理、炒制樣樣精通,一年光靠茶葉能掙4萬元。”羅志甫格外開心。
“現在,依托淮濱縣占龍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我鄉共發展茶林1000多畝,茶香譽滿四方。羅營村正積極打造一批有資質的農家飯店,主推村子里出產的茶林雞、桑林鴨、淮河魚等特色菜。”鄧灣鄉黨委書記楊昌興說:“現在的羅營很美,通村通組通戶路路暢通,種養殖等各項產業遍地開花,鄉村游可以選擇來這里。”(淮濱縣委宣傳部供稿 符浩)
(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