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久久只有精品免费,成年无码按摩av片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久久综合

云南省4名優秀縣委書記受到中央組織部表彰

云南省4名縣委書記受表彰,他們是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委書記楊中興,麗江市委常委、寧蒗彝族自治縣委書記楊承新(白族),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委書記聶金輝,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常委、瑞麗市委書記、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黨委副書記翟玉龍。楊承新帶領全縣扶貧干部真抓實干,讓全縣8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時狠抓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推動全縣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云南省4名優秀縣委書記受到中央組織部表彰

來源:云南日報 2021-06-30 09: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云南省4名優秀縣委書記受到中央組織部表彰

——苦干實干忘我工作 心系群眾甘于奉獻

楊中興在富邦鄉佧朗村調研肉牛產業

楊承新到大興鎮走訪調研農村危房改造情況

聶金輝到羊岑鄉金坪村走訪建檔立卡貧困戶

  翟玉龍到塘房鎮指導一線抗洪救災工作

6月29日下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表彰會議在北京舉行。經黨中央同意,中央組織部決定,對在縣(市、區、旗)委書記崗位上取得優異成績的103名同志授予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稱號。云南省4名縣委書記受表彰,他們是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委書記楊中興,麗江市委常委、寧蒗彝族自治縣委書記楊承新(白族),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委書記聶金輝,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常委、瑞麗市委書記、瑞麗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黨委副書記翟玉龍。

作為全國縣委書記的優秀代表,他們勇于擔當、奮發有為,在脫貧攻堅中苦干實干,在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中建功立業,獲得了組織和群眾的一致認可。如楊中興推動國家級深度貧困縣、“民族直過區”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順利脫貧摘帽,并依托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打通了群眾脫貧致富的通道。楊承新帶領全縣扶貧干部真抓實干,讓全縣8萬多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同時狠抓城市建設、產業發展,推動全縣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聶金輝從福建省三明市跨省交流到劍川任縣委書記,懷著深情厚誼扎根劍川、奉獻劍川,為“白鄉”發展帶來了新思路、新辦法。翟玉龍在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鎮雄縣擔任縣委書記6年多,帶領全縣干部發揚“啃硬骨頭”精神,讓56.58萬貧困人口全面解決了“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還解決了群眾反映的上學就醫等實際困難。

楊中興

打通群眾脫貧致富通道

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是普洱市人口第一大縣,屬“民族直過區”,境內世居拉祜、佤、布朗3個“直過民族”,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前,20多萬貧困人口占全市三分之一,是國家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省27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說心里話,剛開始,組織上派我到瀾滄,我心里也沒底。”瀾滄縣委書記楊中興回憶起5年前的赴任情景時說。盡管之前在普洱市扶貧辦主任的位置上,他對全市貧困情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但是到人口約50萬、貧困人口居全省第4位、全市第1位的瀾滄縣當脫貧攻堅戰“一線總指揮”,他感覺“責任重大,壓力巨大”。

堅定信心,兌現莊嚴承諾向貧困宣戰。上任伊始,楊中興便帶領全縣各級干部立誓踐諾,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向貧困發起最后的“總攻”。他用不到3個月的時間遍訪了全縣所有鄉(鎮)、貧困村,白天走村串戶訪真貧,夜間深研細談商對策,找準癥結、開好藥方。

全力打通民族文化資源、生態資源轉化為脫貧致富的通道。如今,走進酒井哈尼族鄉勐根村老達保自然村,儼然一幅全域旅游的景象,村民們臉上無不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可幾年前的老達保卻是另外一番情形:發展思路不清,路不暢,業不興,貧困發生率高達79%。

“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是老達保村民的顯著特征。楊中興先后11次深入老達保村調研,為老達保民族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尋求對策。如今,老達保村在“黨支部+公司+農戶”模式下,依托民族文化資源和生態優勢走上鄉村旅游之路,把拉祜民族村寨做成了旅游文化企業,村民全部入股走上致富路。老達保是瀾滄縣走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直過區”精準脫貧之路的縮影。

收官之戰,瀾滄戰績不凡。全縣21.1萬人脫貧,GDP年均增長12.1%,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獲批“2022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項目”……古老的瀾滄揮別了絕對貧困,兌現了向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

抓實基建,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2017年5月26日,注定要載入瀾滄史冊。這一天,瀾滄景邁機場正式通航,各族人民離首都北京的距離從未如此近過,瀾滄與外界快速溝通的立體交通網已初步形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是制約瀾滄發展的最大因素,也是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楊中興帶領縣委一班人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超前謀劃,科學規劃,研究制定并帶頭嚴格落實縣處級領導聯系重大建設項目制度,深入項目建設一線協調保障,有力推動了重大建設項目快速推進。幾年來,全縣共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26.78億元,全縣村組道路覆蓋率超過90%,思瀾高速建成通車……

轉變思路,走綠色發展之路。茶是瀾滄最優質的資源之一,也是當地群眾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楊中興根據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普洱景邁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作為突破口,創新工作方式,提出了組建以10戶村民為一組、自由組合的同心互助組,實行單元化管理,有效引導廣大群眾主動支持申遺、參與申遺、宣傳申遺,共同保護好大自然的恩賜、老祖宗的饋贈。

“素質性貧困是未來發展最大的制約,我們要把提升人口素質這項工作長長久久抓下去。”楊中興說,全縣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這一短板必須盡快補齊。近年來,瀾滄縣緊緊抓住國家和省相關政策機遇,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如今6000人規模的普洱職業教育分中心、6000人規模的兩所新建高中讓全縣的基礎教育、職業教育辦學水平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楊中興還緊緊抓住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瀾滄的重大機遇,在全縣推進“產業+技能”科技扶貧、開辦院士科技扶貧指導班,短短幾年里,培養出產業技能型人才、新型農民數千名。(記者 左超 沈浩)

楊承新

“最美彝鄉”帶頭人

2015年12月到寧蒗彝族自治縣擔任縣委書記后,楊承新深入各地調研,與全縣各族干部群眾一起聚勢謀遠、謀劃未來,提出“努力把寧蒗建設成為涼山地區最美彝鄉”的目標。

這是一個令人振奮、但又讓人質疑能否實現的奮斗目標——由于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等原因,寧蒗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全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這是一幅令人憧憬、但又讓人顧慮能否繪就的美麗畫卷——寧蒗縣城環境臟亂差是出了名的,短期內只怕積重難返。然而,在楊承新的帶領下,全縣各族干部群眾鼓起干勁、迎難而上、負重攻堅,“最美彝鄉”建設正一點一點變為現實。

“紙上畫不出最美彝鄉,嘴上說不來幸福寧蒗。”楊承新將目光聚焦在建強基層黨組織、轉變干部作風上。作為縣委班子“帶頭人”,楊承新帶頭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下鄉當常態,足跡踏遍村村寨寨,行程超過20萬公里。在他的帶領下,全縣干部爭相比學趕超、勇于擔當作為;全縣基層黨建從有到優、從優到強,5年來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134個,打造提升沙力村等30余個各領域省市級黨建示范點,建成了一批黨性體驗、廉政教育和法治教育基地。

寧蒗是麗江市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和最大的主戰場。5年前,寧蒗綜合貧困發生率高達35.75%,貧困人口約占全市的46%,脫貧攻堅時間緊、任務重。

5年來,楊承新把絕大部分精力和時間都花在了脫貧攻堅一線,帶領全縣各部門扶貧干部不停奔走,堅持“把最好的資源安排給貧困群眾、把最好的房子建給貧困群眾、把最好的設施配套給貧困群眾、派最強的干部服務貧困群眾”。經過不懈努力,全縣居住在“六類區域”的4.2萬農業人口搬出大山、遷入新居,占農業人口的18.3%。其中,易地扶貧搬遷進城安置區的發展堅持“富腦袋、鼓口袋、改變下一代”的思路,配套建設了公辦中小學校、幼兒園、醫院、敬老院和集貿市場等設施,建設了一批扶貧車間吸納貧困勞動力就地就業,有效解決了易地搬遷和進城務工貧困戶就業難、子女入學難、就醫難、養老難等問題,被評為全國“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典型案例。經過5年奮戰,全縣8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民生無小事。縣財政再困難,花在百姓身上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要把有限資金用在刀刃上。”作為從農村走出來的白族干部,楊承新對群眾有著樸素而深厚的感情,始終將群眾冷暖掛在心上,堅持為民謀福祉,用實際行動詮釋一名縣委書記的為民情懷。

為了改變寧蒗縣城臟亂差的狀況,楊承新投身一線督戰指揮,推動依法拆除了縣城“兩違”建筑和與規劃不協調建筑設施515幢,面積10.4萬平方米,恢復公共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用地76.6萬平方米。實施了瀘沽湖大道改造工程、1300戶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和街道美化、綠化工程。在舊城區新增4個小型公園、2個停車場,規劃建設公共廁所30個,逐步打造街衢通暢、功能完善、干凈整潔,具有歷史記憶、民族特色、宜居宜業的美麗縣城。

再窮不能窮教育。為了滿足寧蒗各族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楊承新帶隊到江蘇海安,簽訂支教協議,引進優質師資,在寧蒗民族中學開辦海安班,讓山里孩子享受到城里一樣的優質教育,“寧海合作”模式開創了東西部教育扶貧協作的典型,海安支教團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6年來,寧蒗縣每年教育投入始終占財政總支出的30%以上,新增中小學幼兒園建設用地478畝,新增學位9000多個。2017年以來,累計資助貧困學生11.6萬人次,資助金額2.45億元。

群眾的日子紅火了,縣城的綠化增加了,孩子們的教育有保障了……如今的寧蒗,處處發生著令人欣喜的深刻變化。然而楊承新依然忙得停不下來,他和縣里的干部們沾泥土、灑汗水,奮斗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征途中,為把寧蒗建設成為涼山地區最美彝鄉繼續努力拼搏。(記者 楊富東)

聶金輝

扎根“白鄉”奮力開拓

2016年4月,聶金輝從福建省三明市跨省交流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任縣委書記。

初入劍川,聶金輝便下定決心,要竭忠盡智,當好脫貧攻堅的“一線總指揮”,再苦再累也要完成好這一歷史使命。為不負立下的決心,2017年,聶金輝力排眾議,毅然組織了1184名干部職工吃住在村3個月,深入開展貧困對象動態管理,摸清了貧情、找準了癥結。隨后,他又謀劃開展“同吃農家飯、共敘幫扶情”等幫扶活動,文化扶貧、控輟保學等措施更是一項接著一項,成效明顯。2020年4月,劍川縣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考核,實現了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為98.72%,脫貧成效被考核組評定為“穩定可持續”——劍川縣順利退出貧困縣序列。

劍川縣90%以上都是白族同胞,是著名的“白鄉”。5年間,聶金輝融入當地,舉家搬遷到云南,變成了“劍川人”。他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接續奮斗,用新思想新理念帶動新發展,白鄉大地面貌煥然一新。“十三五”期間,劍川縣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9.3%,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速達30.2%。

劍川是全國木雕藝術之鄉。為推動木雕產業規模化發展,聶金輝多方努力,總投資34.14億元的劍川木雕藝術小鎮項目于2016年12月底落地。目前,已有35家木雕企業、340戶木雕個體經營戶入駐,木雕企業主營業務收入5.4億元,小鎮就業人數比2017年增長35%。得益于此,近年來,劍川縣連續舉辦了3屆劍川木雕文化節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第33屆年會、與泰國清邁府杭東縣簽訂了文旅產業合作協議、“千年技藝·手工木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劍川木雕展”分別走進北京、上海,劍川木雕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為了開闊邊疆干部視野,激活干部隊伍一池春水,2017年起,聶金輝先后組織7批次350多名劍川干部到北京、上海、深圳、浙江、廈門等地開展輪訓;為切實轉變干部作風,他持續推動干部思想作風大整治大提升,讓干部走出去學先進、跑上去爭項目、沉下去抓落實。準確把握“三個區分開來”,對因沙溪古鎮建設不力受到追責,又在沙溪整治提升中實績突出的3名干部進一步重用或提拔;率先在全縣實行公職人員月度政府獎勵績效差異化評價考核制度……5年來,以聶金輝為班長的縣委班子堅持嚴管厚愛結合、激勵約束并重,以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激發干部動力,以強有力的壓責問責追責倒逼責任落實,不斷激勵干部在干事創業中擔當作為、履職盡責。2016年以來共提拔使用干部322名、晉升職級196名。同時,通過反向追責,督促干部履職盡責。聶金輝主導在劍川電視臺開設“問政劍川”欄目,以輿論監督倒逼責任壓實,著力解決黨員干部不想作為、不能快為、不愿多為、不敢硬為的問題。

建強隊伍聚民心,同心繪就團結畫卷。作為一名漢族干部,聶金輝用心用情融入白鄉大地,抓黨建引領走出民族團結進步新路子。桑嶺村是典型的多民族雜居村子,有402戶1688人,居住著回、白、漢三個民族。聶金輝多次深入桑嶺村,協調解決實際問題,幫助完善基礎設施,健全治理制度。2019年桑嶺村被國家民委作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典型向全國推廣。看到村里各民族和諧相處,桑嶺村退休教師馬正清感慨萬端,揮毫寫就一聯貼于大門:“世間松竹梅歲寒三友,桑嶺回白漢溫暖一家”。

劍川縣有白、漢、彝、回、傈僳、納西6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全縣總人數的96%。在聶金輝的帶動下,全縣將民族團結創建與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社會治理、生態保護等有機結合、融合發展、創新推動。2019年縣政府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一簇簇民族團結之花正在白鄉大地絢麗綻放。

誓言錚錚,決心如磐。5年來,劍川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和云南省美麗縣城、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縣城;國家方志館南方絲綢之路分館落戶劍川古城,成為全國第5個、西南地區首個國家分館。(記者 謝進)

翟玉龍

敢拼敢干啃下“硬骨頭”

在脫貧攻堅最吃勁的時候,到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鎮雄縣任縣委書記;在瑞麗疫情告急的時候,臨危赴火線,連夜奔赴瑞麗市開展工作……這是瑞麗市委書記翟玉龍的6年時光。擔任縣委書記的6年來,無論在什么地方,翟玉龍都以“敢拼敢干敢擔當”的作風,以“不負初心不負黨”的情懷苦干實干,啃下了“硬骨頭”,獲得了群眾的認可。

翟玉龍2015年2月至2021年4月任昭通市鎮雄縣委書記。地處烏蒙山腹地的鎮雄,山區占比高達98.8%,143萬農村人口中,有56.5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的縣。面對決戰全面脫貧的艱巨任務,他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弘揚“啃硬骨頭”的精神,全員下沉、全面下沉、全力下沉,攻克了一個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個佳績:

用一年時間幫助5萬人搬出了深山;精準完成126萬人安全飲水鞏固提升、7.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709所薄弱學校改造、5942公里農村公路和1218萬平方米串戶路硬化等扶貧工程;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64家、各類專合組織1039個,使新型經營模式全覆蓋貧困群眾;以高度組織化推進轉移就業,5年推動全縣轉移就業人數翻了一番……今年2月,鎮雄縣委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除了脫貧攻堅任務艱巨,翟玉龍接任鎮雄縣委書記時,還面臨著一系列發展困難:主要經濟指標“斷崖式”下跌,GDP負增長17.9%,教育醫療落后,全縣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異常突出。

為了給發展“破局”,翟玉龍努力推動縣城南部新區開發建設。面對項目推動滯后等問題,他蹲到一線,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為了引進優質資源合作辦學、辦醫,他憑借著“一顆真心、兩條勤腿”,爭取到與云南師范大學合作創辦云師大附屬鎮雄中學、與華西醫院合作創辦華西醫院區域聯盟醫院。云師大附屬鎮雄中學剛創建的前兩屆高中畢業班就有9人考取北大清華、本科上線率達100%。華西醫院區域聯盟醫院極大提升了縣域疑難雜癥診療能力和危重病患者救治能力,每年為群眾減少6億多元的額外支出,近萬個家庭避免了因病致貧和返貧。

短短幾年,鎮雄縣城的規模和品質大幅提升,成功創建“全國衛生縣城”“全省文明城市”,全縣GDP實現了從100億元到200億元的跨越,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的排名,也由2015年的40位躍升至2020年的28位。

共產黨人永遠是奮斗者。今年3月29日,德宏州瑞麗市通報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瑞麗市時隔198天再度封閉管理。翟玉龍堅決服從省委安排,連夜奔赴瑞麗市開展工作。

面對嚴峻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翟玉龍調整完善市委、市政府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自己擔任組長和指揮長,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組織領導、集中指揮、壓實責任,大力配合開展流調溯源,及時轉運隔離密接次密接,全面查找傳染源、切斷傳播鏈,開展了兩輪社區網格人員“大排查大起底”工作,確保不漏一戶一人,有序開展核酸檢測;科學推進疫苗接種,構建起全民免疫屏障;設置655個抵邊封控點,24小時巡邏值守、應急處突。經過艱苦鏖戰,疫情處置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織密織牢了邊境疫情防控阻隔網,進一步筑牢祖國西南安全屏障。

多年來,翟玉龍用親民的服務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了身邊同事的敬重和地方群眾的認可。他勤學善思,無論怎么忙,都堅持每晚學習兩小時以上,推動建立“第一議題學習制度”,示范帶動全縣干部掀起學習熱潮。2017年中聯部舉辦“五級書記講扶貧故事”,他因熟練運用英語同各國使節進行溝通交流獲得好評。

他把群眾反映的每一件小事都當成大事來辦。在鎮雄工作期間,手機上每天群眾發來的短信少則幾十條、多則兩三百條,即便是深更半夜,他也要一一回復了再睡,之后還要盯著相關部門解決反饋問題。他待人親和,沒有架子,一次到結對幫扶戶家中走訪,看見小孩吊著鼻涕,便下意識地蹲下身幫他擦了,并叮囑小孩要講究個人衛生。沒想到這一幕被群眾用抖音傳開了,群眾稱贊他是鎮雄人民的好書記。(記者 郎晶晶)

(郎晶晶)

【責任編輯:張天磊】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
C財經客戶端 掃碼下載
Chinadaily-cn 中文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