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9月29日電 世界報業辛迪加近日發文稱,全球的氣溫正在攀升,而全球的地緣政治熱度也居高不下。還有不到兩個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COP26)就要在英國格拉斯舉行了,中美兩國必須共同合作,解決全球變暖帶來的挑戰??墒牵壳皟蓢P系仍充滿懷疑、敵對,戰爭一觸即發。
正常來說,中美兩國都有意愿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相互合作。中國的條件是在更廣泛的建設性合作背景下合作,而美國卻只想單純在氣候領域合作,而在其他領域繼續實行遏制和競爭政策。
上周,美國宣布了所謂的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聯盟,將這一想法展露無遺。如今,美國和英國與澳大利亞分享先進的高度敏感性核能技術,為澳大利亞部署核動力潛艇。依照美國總統拜登的計劃,該聯盟的目的是促進“確保印太地區長期平穩定發展的當務之急。”
中國卻不這么想。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體現了“零和博弈的思維模式”,“嚴重破壞了地區和平穩定,加強軍備競賽,違背了《核武器不擴散條約》?!?/p>
歐盟希望在印太地區形成更具建設性的西方參與模式。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發布后的第二天,歐盟委員會就宣布了《歐盟——印太合作戰略》,強調“合作是為了建立伙伴關系,加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為了解決全球挑戰,為加速實現經濟穩定恢復以創造長期繁榮打下基礎?!?/p>
歐盟的這個策略表明,他們意識到了與印太地區共享的經濟利益:歐盟和印太地區的交流在全世界貿易與服務的占比超過70%,在全球直接投資中的占比超過60%。歐盟還有意促進其他關鍵領域的發展,包括“民主、法治、人權、以及普遍達成共識的承諾”,如《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巴黎氣候協議》。
與美國不同,歐盟認為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繁榮比戰爭更重要。歐洲承諾做印太國家的“可靠伙伴”,為雙方在當地長期合作關系帶來“附加價值”。(最近,事實證明有些伙伴很不靠譜:法國原本計劃向澳大利亞出售12艘常規柴油潛艇,價值360億美元,卻遭澳英美三國防御協定截胡。)
然而,歐盟對印太地區的策略雖然積極,但是對聯合國氣候大會的影響有限,無法保證各國可以通過此次大會作出強有力的承諾,扭轉氣候變化帶來的災難。目前的承諾是遠遠不夠的。最近查塔姆研究所的一項報告顯示:目前,照巴黎氣候公約的規定,相對于前工業化水平,我們能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的幾率不到5%。
該報告顯示,如果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以前不能大幅減少,到2040年,預計有39億人遭受大型熱浪襲擊的頻率會比歷史平均水平高12倍。此外,每年大約有4億工人可能暴露在超過安全閾值的溫度下。受嚴重干旱影響的農田的平均比例將上升到每年32%,是歷史平均水平的三倍多,這將極大威脅全球糧食安全。
減少排放僅僅是開始。我們必須采取其他緩解措施,如保護和修復生態系統,投資加強適應性,各國才能應對目前無法避免的危機,包括自然災害、資源枯竭和人類遷移。最近爆發的一系列危機,如新冠疫情和艾達颶風都表明,建立全政府和全社會的動員響應系統的重要性。
應對氣候危機除了大幅減少排放外,還要制定綜合措施,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做好預防、準備、合作和協調工作。正如前聯合國副秘書長阿莎-羅斯·米基羅所言,面對場戰役需要“嚴陣以待”。
若各國領導人在COP26上沒有選擇應對挑戰,該當如何?中國會繼續實行去年提出的雙循環策略,向外界表明如果沒有達成國際合作(國際循環失?。?,中國會致力于實現國內循環,繼續采取系統性適應型策略。中國政府會制定一套總體戰略,提供資源,制定激勵機制,地方政府出臺相應政策并付諸實施。盡管氣候變化是一個全球性挑戰,但畢竟不同地區受到的影響不同,一刀切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中國把一個宏觀目標劃分成了若干個具體可操作目標,分別在國家層面及省市級層面完成,不僅動員地方政府,還動員企業和公民社會團體,以及志同道合的國際友人。中國沒有發動徒勞無益的軍備競賽,因為這樣不僅會增加資源消耗,曝懷環境,將那些原本可用來緩解氣候變化、加強適應性的資金消耗殆盡,還會破壞國際合作,威脅人類的美好生活。
氣候變化已然造成了傷亡。全世界人民命運與共。各國是應該準備開戰了,但是應該找對目標才行。
(編譯:李蓉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