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光明日報公眾號報道,一場以“弓弦上的中國故事”為主題的音樂思政課近日在青島音樂廳上演。以音樂為媒,伴隨一首首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現場觀眾在激揚的旋律中重溫曾經的崢嶸歲月,在弦樂聲聲中讓中華文化、中華精神“入腦入心”。這是新時代開展思政課的一種形式創新與探索,對豐富思政課教學具有生動的參考和借鑒意義。
開拓思政課教學多種樣式,可以突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局限。思政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課程,擔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任。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為內容支撐,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力量根基,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傳統的思政課教學傾向于教師講授式,對學生進行哲理、道理、學理的灌輸講解。這種授課方式可以在規定時間內輸出盡可能多的知識,卻無法保證思政課教學的鮮活性和吸引力。為了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思政課教學亟須優化傳統教學方式,在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和內容,注重挖掘課內外資源,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思政課的思想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開拓思政課教學多種樣式,著力推動思政課深入學生的心靈。在課本之外,歷史和實踐都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豐富且生動鮮活的教學資源,現代技術手段為思政課教學提供了線上資源的獲取渠道和技術支持。各高校可以創造性發展合適的思政課教學形式,讓思政課走近學生,讓學生愛上思政課。
思政課教學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方式,采用辯論賽、自選式小班專題討論等方式對某一重大理論或實踐問題進行探討和闡述,采用繪畫比賽、微視頻錄制比賽、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等形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講述欲望,推動學生自發探索、挖掘、理解并宣傳思政課教學相關內容。清華大學思政課教師讓學生結合專業特色完成雕刻作品、畫作等結課作業。思政課教學可以挖掘既有資源素材,采用紅歌、郵票、書信、口述材料等紅色資源豐富課程內容,讓授課內容和形式更加生動鮮活,讓百年黨史走近學生。北京師范大學思政課教師采用紅歌講黨史的形式,讓學生在學唱、跟唱“紅米飯那個南瓜湯喲咳羅咳”等紅歌的過程中了解歷史、感悟歷史。思政課教學需要“接地氣”,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聯系的過程中,豐富活動形式、理解課程內涵。中國農業大學思政課老師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實踐形式,帶領學生去京郊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和科技小院等地走訪調研。思政課教學還可以充分運用科技的力量,采用影音資源、VR(虛擬現實)技術等讓學生有更真實的感受。高校可以聯合開發VR技術,拓展思政課教學的資源和空間,利用虛擬現實讓學生在虛擬空間中“重走長征路”“重建紅旗渠”,親身“參與”重大歷史事件,云游展覽館、紅色根據地等場所,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更直接、更生動、更深刻的體驗,也把思政課的內容和其傳遞的“三觀”存儲到學生心中。
開拓思政課教學多種樣式,需將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結合起來。青少年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需要正確的引導。因此,專業課教師在教學時也要注意引入“思政元素”,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通過打造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組合拳”,推動思政課教學多種樣式縱深發展,為學生鋪就成才之路。
作者:付勝南(中國農業大學講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光明日報》(2024年06月18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