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尹星云)9月19日晚8時,以“文化通心,攜手同行”為主題的“天涯共此時·2024北京文化論壇專場文藝演出”在北京藝術中心歌劇院舉行。在以“文化糧倉”為設計理念的北京藝術中心,一場融匯中外文化藝術、展示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互通的視聽盛宴精彩上演,文藝演出融匯歌舞、戲曲、雜技、器樂表演等藝術門類,邀請中外知名藝術家聯袂表演。
演出舉辦前兩天恰逢中秋佳節,“天涯共此時”表達了北京文化論壇廣邀天下賓朋美美與共、親如一家的理念。整場演出體現藝術性、專業性、開放性、國際性,以中國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對中華文化向往已久的外國朋友第一次來到中國,興致勃勃地開啟一場中華文化探秘之旅的經歷。2024北京文化論壇專場文藝演出總撰稿王寅介紹,以外國友人來京旅游為基礎線索,串連起整場演出,意在借助輕松活潑的氛圍營造充滿“松弛感”氛圍,“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主題雖然宏大,但依然可以用更為平易近人的方式去講述。”
文藝演出精彩節目不斷。《醒獅詠春》融合了舞獅和武術。該節目中,一群憨態可掬的小醒獅與三位詠春拳大師,以及舞劇《詠春》的舞蹈家們,共同奉獻了一場融合了力與美的表演。
今年,北京中軸線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作為北京中軸線上的遺產構成要素之一,始建于元代的萬寧橋見證了北京870多年的古都歷史。橋下的鎮水獸凝視著川流不息的大運河,護佑著萬世康寧的北京城。舞劇《鎮水神獸》通過鎮水獸的視角,講述它們與一座古都的約定。
書法藝術是中華美學與哲學思想的融合體現,是中華文化的璀璨標識。被譽為“書圣”的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因一次朋友間的山中雅集,寫出了傳世名作《蘭亭集序》。舞蹈《永和九年》的藝術靈感正來自于那次雅集,以舞蹈之美展現了王羲之的藝術理念與文人情懷。
中國的地方戲曲,燦若星河,精彩紛呈,組成了最具歷史傳承與中國特色的舞臺戲劇藝術。穆桂英作為民間傳奇故事的標志性人物,寄托了中國人民的愛國情懷。戲曲聯唱《巾幗英雄穆桂英》融合了6種地方戲曲里的穆桂英故事,展現了中華戲曲藝術百花齊放的魅力。
中國曾是“自行車上的國家”,而今天,騎行已經成為深受人們歡迎的城市出行和旅游方式,citywalk和cityride成為年輕人口中的流行詞匯。雜技《逐風者·男子集體車技》榮獲了中國雜技行業最高榮譽“金菊獎”,完美展現了人與自行車的結合。
除了展示中國傳統文化魅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動也在演出中有所體現。歌曲《傳奇》由中國歌手孫楠與法國歌唱家依蓮娜·西嘉賀共同演唱,這是伊蓮娜首次使用中文演唱,獨有的法國香頌唱腔與中國流行樂完美融合,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喝彩。曾因一段偶然的蒙古舞表演走紅全網的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院長姜鐵紅在舞蹈《鼓舞風華》中再現蒙古舞風采。來自世界各地的打擊樂演奏家們,同臺交流不同文化中的鼓樂表演形式,呈現世界文化的繽紛多彩。
演出尾聲,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外藝術家們匯聚一堂,以星空下的露營為背景,民族舞與街舞的舞蹈家們切磋技藝,民樂與西洋樂演奏家們驚喜合奏。多國歌手唱響各自民族古老的民謠,傳遞著“文化通心,攜手同行”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