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7日電 科學筑夢,科普筑基。2024年全國科普日,作為科普工作的主陣地之一的全國科技館,在深挖展覽展品和教育活動潛力的同時,不斷創新形式,努力激發全社會的創新自信,培育創新文化,筑牢科技創新的群眾根基。
中國科技館作為全國科普日主場之一,科普日期間邀請科學家與青少年手拉手開展項目式教學,共同完成“建設具有一定真實功能的外星科考站”任務,同時展示最新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技術應用,比如FD-09低速風洞模型、“行星風假說”模型、月壤水分子研究、有望在火星生存的齒肋赤蘚、自重構蝸牛機器人和清華美院學生們設計的外星科考主題科幻作品等。中國科技館還開啟融合跨界的新嘗試,首次推出《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沉浸式舞臺劇,展現華夏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首次舉辦“未來之聲——AIGC音樂科技之夜”AI音樂會,通過AI聲音景觀、AI音樂科普故事、AI虛擬合唱等,展現科學與藝術的融合。
全國科普日恰逢中秋佳節,一輪“超級月亮”升空,又值土星相伴,天津科技館聯合天津市天文學會以及貴州平塘縣通州中學、新疆和田天津中學、南開大學等學校,舉辦“第四期天文講堂嫦娥邂逅指環王”科普活動。活動同時聯合北京天文館等進行線上直播,全網點擊量達280萬。
河北省科技館走出場館做科普,在西廣場舉辦“科學歡樂匯”—2024年全國科普日主題科普活動,包括科學表演“秀”、科普展覽、露天科技館、燕趙學堂、網絡直播等,近四千名觀眾參與。其中,科普展覽聯合河北省農科院、石家莊市疾控中心、市青少年宮、市天文協會等單位開展,內容涵蓋食品安全、環境衛生、飲用水安全、天文觀測等,觀眾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微觀世界,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太陽黑子。
9月21日,2024年山西省全國科普日部分主場活動在山西省科技館舉行。在活動現場,山西省相關省級學會、高校科協、科普教育基地等整合各自優質資源,展出各單位各學科的特色展品,開展系列科普咨詢、互動體驗、科普展覽等活動,多角度展示科技創新成就,展現創新背后的科學精神和科技工作者風采,弘揚科學家精神,鼓舞全社會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內蒙古科技館積極發揮科普主陣地優勢作用,推出科普展覽、展廳教育活動、科學表演、實驗室科學課程、特效影院觀影等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共吸引2萬余人次參觀,營造了濃厚的科學氛圍。
科普日期間,遼寧省科技館面向公眾推出“遼寧省科技創新成果展”專題展覽,共設5個展區。其中“大國重器遼寧造”展廳展示遼寧服務和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大產品等科技創新成果;“趕超跨越展作為”展廳展示遼寧省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和科技創新實力。精彩的展覽吸引了上萬人參觀。
吉林省科技館科普日系列活動——我和科學有個約會,將多種活動進行整合,吸引多名學生參與其中。其中,科普微課堂活動,緊密結合學校科學課課程內容,充分利用館內資源,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動腦、積極體驗,以體驗式學習、多感官學習、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魅力,踐行科學家精神。
9月19日,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指導,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主辦,江蘇省科技館承辦的2024年科普教育基地“科創筑夢”聯合行動——希望小學新學年“生命安全與健康”第一課直播開課,共有來自江蘇、云南、江西等省146所希望小學近4萬名學生在線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