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久久只有精品免费,成年无码按摩av片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久久综合

綠水青山踏歌行︱三秦大地處處激蕩著綠色脈動

來源: 中國日報網
2024-11-18 14:2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秦嶺陜西段生態環境優良等級面積達99.3%;漢江、丹江干流出境斷面水質連續十年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流域內7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Ⅰ類;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余公里……在這些數字的背后,藏著陜西生態文明建設的“組合密碼”。近年來,陜西聚焦秦嶺區域、黃河流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區,筑牢生態屏障,以更高標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生態底色。

航拍下的三秦大地 采風團攝

航拍下的三秦大地 采風團攝

近日,“綠水青山踏歌行 三秦大地生態興”2024美麗中國·看陜西網絡媒體采風活動舉行,來自媒體、門戶網站、網絡大V等知名網絡媒體代表40余人深入陜北高原、漢江流域、秦嶺北麓等地區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探訪,用鏡頭和筆觸記錄下了“三秦青綠”所生發的不息能量。

西安生態底色 寫在秦嶺山水之間

衛星定期傳回遙感畫面,無人機日常巡飛,攝像頭實時監測,1240名專(兼)職網格員值守巡查……在西安市鄠邑區秦嶺保護總站,工作人員正在實時了解“數字秦嶺”“智慧管山”等全方位管護情況。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區涉及6個區縣,約占全市面積的55%。問題快速處置,得益于“空天地人”一體的秦嶺生態環境監測保護系統。

“熱感、煙感、光感配合,一個打火機點著都能感知。”鄠邑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局長滑益平說。

“秦嶺保護是‘國之大者’。此次采風活動既是對陜西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檢驗,也是一次全面展示。”活動總策劃、人民網陜西分公司運營總監張晉羽說。

九月時節,藍天如幕浮云如棉。采風團走進秦嶺北麓西安段,植被豐茂,滿山蒼翠,一個個峪口和山峰,猶如一顆顆“綠色明珠”深嵌在綿綿峰嶺中,獨特的生態環境成為動植物的天然棲息地。環境和諧之美、安居樂業之意處處彰顯——這是西安美麗生動的生態畫卷,也是西安守護綠水青山的縮影。

陜北高原綠進沙退 產業發展利民生

車過陜北高原,由南向北,林木站成生態屏障,瓜果掛作致富密碼。高原綠,黃河清,這是幾代人的努力。

連續20年,宜川縣“懸崖造林隊”植樹攔泥沙,讓原本不長樹的懸崖逐漸綠了起來;石光銀帶領群眾在毛烏素沙地南緣筑起一條“綠色長城”;牛玉琴帶領家人和鄉親把寸草不生的沙漠變成“人工綠海”……

今天,黃土高原成為全國連片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截至2023年底,延安市完成退耕還林1077.47萬畝;榆林市沙區造林保存面積1364萬畝,林木覆蓋率43.5%。年均入黃泥沙量由8.3億噸減少到2.68億噸,毛烏素沙地860萬畝流動沙地全部得到治理。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生態變好了,陜北農村產業結構也更趨合理。延安市退耕還林工程管理辦公室主任劉志華介紹,“山地蘋果、大棚蔬菜等農業產業蓬勃發展,延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9年的1381元增加到2023年的1.6萬元。”

在陜北高原,越來越多的地方把生態治理和發展特色產業有機結合,以綠生“金” ,“碳”尋發展密碼。

榆林小紀汗林場 采風團攝

地處毛烏素沙地邊緣的榆林,小紀汗林場是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也是榆林市百萬畝樟子松基地之一。2023年,小紀汗林場與中海油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交易林業碳匯量20萬噸,交易額達到1000萬元,形成“林業投資——林業增長——碳匯增加——碳匯交易——林業投資”的可持續循環。據小紀汗林場場長郭偉介紹,未來,計劃完成全區65萬畝喬木林碳儲量監測,利用5年時間集中連片建設碳匯林業示范基地20萬畝,實現沙地治理和儲碳固碳雙重目標。

俯瞰毛烏素沙漠 采風團攝

“水利”變“地利” 做活景美業興的三秦“水文章”

深秋的紅堿淖,風起水漾,波光粼粼,水鳥三五成群地踩水而起,呼朋引伴。紅堿淖位于陜西省神木市境內,是黃河大“幾”字灣內側典型的荒漠半荒漠濕地生態系統,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湖。自1998年開始,紅堿淖水域面積逐年減少,2021年縮水近38.3%。

近年來,陜西神木與鄂爾多斯市積極協商,通過生態補水,改善紅堿淖湖域生態環境,2016年至2024年已累計補水1260萬方。同時,積極推進湖濱濕地治理項目建設,全力改善保護區內土壤鹽堿化、草原濕地退化等問題。

秋日紅堿淖 采風團攝

“對縣內七卜素河等三條河流進行疏浚和整治,建設6個人工增雨點連續多年實施人工增雨措施,協調內蒙古札薩克水庫連續九年補水共1260萬方,紅堿淖湖面面積由2015年的31.5平方公里擴大到目前的37平方公里。”陜西紅堿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賀和平說。

紅堿淖目前已實施河口濕地、環湖濱水帶、陸域緩沖帶三個圈層的生態保護工程,建設湖心島生境修復、退化草原修復、耐鹽堿魚類人工繁育和增殖放流等項目。保護區林草覆蓋率由本世紀初的20%提高到目前的40%。而通過湖心島生境修復和遺鷗棲息地優化,近兩年遺鷗種群數量達到近5000巢成鳥近萬只。同時,為最大限度減少人類活動影響,紅堿淖地區完成了500多戶生態移民,8處規模養殖場搬遷,18處天然氣井退出,并嚴格實行封山禁牧。

秋日紅堿淖 采風團攝

如今,觀景紅堿淖,島上水鳥和鳴,岸上水草茂密,水面猶如巨大明珠嵌入金色沙漠,不遠處黃綠交疊的樹葉,像是特調過的油畫。

這只是陜西“治水”在陜北的一個縮影。據陜西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徐田江介紹,近年來,陜西制定實施《陜西省防沙治沙規劃(2021—2030年)》《陜西省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行動方案》,建立了省級協調機制,全面打響沙化土地全面治理、荒漠化土地綜合治理、渭北旱塬植被恢復“三大標志性戰役”,啟動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完成營造林263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萬平方公里。

在陜南,一江清水,波光粼粼。穿山越嶺,奔涌北上。為從源頭守護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陜南三市(漢中、安康、商洛)31座縣級以上污水處理廠均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累計完成1988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千噸萬人”及以上水源地劃定率100%、水質達標率100%。在各項措施推動下,漢江、丹江干流出境斷面水質十年來穩定保持Ⅱ類及以上,流域內7個國控斷面水質達到Ⅰ類,江水豐盈,水流澄澈。

秋日瀛湖 采風團攝

秋日瀛湖,水光瀲滟,采訪團流連忘返。乘著畫舫,依窗而坐,觀景品茶,還有民歌演唱、品鑒特色小吃、非遺產品展銷等項目,帶給游客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一條漢江,連起多條產業。近年來,安康打造了6條特色親水旅游觀光線路,并開通“漢江游船”“嵐河夜話”等水上旅游項目,形成了以中心城區“一江兩岸”為特色的旅游產品。2024年,前三季度接待國內游客4325.68萬人次,游客總消費251.97億元。

一股股清流進村入戶,一條條渠道縱橫交錯,一座座水庫碧波蕩漾,一項項重點水利工程加速建設……從一條條河湖的治理,到一條條產業的發展,陜西變“水利”為“地利”,科學治水惠民生,聚力興水促發展。

從一個人到一代人,從一滴水到一條江,從一棵樹到一片林,從一抹綠到一條產業……陜西的“青綠密碼”,正在解鎖綠色高質量發展的新方案。

【責任編輯:舒靚】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