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柏林10月9日電 題:歐洲如何重塑對華認知?
——專訪德國國際問題研究學者、中國問題專家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
中新社記者 馬秀秀
隨著國際局勢復雜化和全球化進程加速,中歐關系和歐洲對華認知相關議題日益受到關注。歐洲各國對中國的看法呈現多樣化特點,其背后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的政治和經濟考量。
歐洲視角下的對華認知是怎樣的?中德關系的發展趨勢如何?德國著名國際問題研究學者、中國問題專家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Prof. Dr. Eberhard Sandschneider)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進行了深入探討。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歐洲視角塑造的對華認知是怎樣的?呈現出哪些偏差?
桑德施奈德: 在國際關系中,理解對方的認知對評估雙邊關系至關重要。但如果仔細觀察,會發現事實上并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歐洲視角。每個歐洲國家由于不同原因,對中國都有著各自看法。
總體來看,盡管西方對中國的認知問題正在被深入討論,但誤解卻屢次出現。首先,在改革開放之前,西方認為中國是一個封閉的國家,并將其自動歸入東歐集團,這本身就是錯誤的。西方的第一個誤解是,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無法創造財富。這個結論來自于對蘇聯、中東歐國家和東德等許多例子的認知。然而,今天的中國已經證明了這一看法是錯的。
第二個階段發生在中國改革開放時期。那時,西方普遍認為,如果中國開始培育中產階級,并擺脫絕對貧困,民主轉型可能會隨之而來。然而,西方意義上的民主化并未在中國出現,這再一次讓其預期落空。
第三個階段大約在21世紀初期,一個關鍵時間點是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此后,西方開始相信,雖然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但它在經濟上表現出色,成為一個重要市場和“世界工廠”。西方試圖指導中國按照他們喜歡的規則行事,但卻逐漸意識到,中國已足夠強大、重要且自信,傾向于按照自己的規則行事。從上海合作組織到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金磚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國在全球范圍的其他重大努力,都再一次證明了西方的誤判。
如今,我們意識到在一個關鍵領域上再次失誤。多年來,許多歐洲企業和行業協會都聲稱在技術領域領先。但忽然我們發現,中國已成為了世界科技的引領者之一。我們雖已經多次重新審視中國,但遺憾的是,在政治上卻缺乏必要的務實態度。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目前中德關系的發展趨勢?雙方應如何平衡經濟利益,調和政治分歧?
桑德施奈德: 德國是歐洲最重要的國家之一。當前,德國和中國的雙邊關系有兩大趨勢令人擔憂。
首先是意識形態的回歸,這一現象在德中雙方都有所體現。在德國及西方,意識形態化愈發嚴重,尤其是在以價值觀為導向的政策討論中,最終常陷入沒有對話余地的境地。外交政策高度意識形態化,這在歷史上是少見的。在維利·勃蘭特和赫爾穆特·施密特等領導時期,德國也曾重視價值觀,但仍能與持不同價值觀的國家展開對話并達成妥協。
其次是信任的缺失。過去的兩國雖有爭議,但始終存在基本的信任,雙方能夠開放、誠實地交流。而如今,這種信任出現了逐漸消失的苗頭。如果這種情況蔓延至所有領域,問題的解決將變得更為遙遠。
我個人也正在努力促成更多的合作與對話。德中雙方不必在所有問題上都達成一致,但必須能夠討論所有問題。只要對話的渠道還在,最終就能找到妥協和解決問題的辦法。現在,我感受到中國比德國更愿意保持對話,在這一點上,德國應該向中國學習。
當前,德國對華政策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政治討論和經濟討論的分裂。在政治領域,有人強調德國對中國的依賴,主張降低風險,推行“去風險”戰略;而在經濟領域,一些大企業的負責人則指出,中國市場占據了全球市場的一半,他們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許多企業早就意識到,中國已成為技術領導者,并因此與中國開展合作。因此,當政治家在警惕德國對中國的依賴時,企業家則表示:“我們想要參與全球最大的市場,因為不參與的人將在全球失去競爭力。”這種緊張關系遲早得解決,希望最終的結果是有利于企業的思維方式。
中新社記者:當前歐盟內部對華政策的主要分歧點有哪些?您認為未來歐盟能否形成更為統一的對華立場?
桑德施奈德: 正如之前提到的,歐洲各國在對華政策上存在不同立場。例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寄希望于中國的投資,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他因此采取了更加務實且友好的立場。而波羅的海國家則對中國持批評態度,因為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態度討好美國,畢竟他們依賴美國的保護。北歐國家傳統上對中國的立場也偏向于批評態度。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當然,地理位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關系的發展。例如,在杜伊斯堡,由于杜伊斯堡港與中國的鐵路連接,并因此創造了數千個工作崗位,當地人對中國抱有很大的興趣;在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因大眾在中國市場的成功為成千上萬的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這也改變了當地對德中關系的看法。然而,在其他城市,許多人可能對德國與中國貿易的益處不甚了解,進而導致立場不同。
中國是一個復雜而多樣化的國家,歐洲也是如此。自歐盟成立以來,歐洲一直希望對外發出統一的聲音,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夢想,在現實中幾乎不可能實現。歐洲雖然在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但其真正的力量恰恰在于多樣性。然而,這種多樣性很難轉化為統一的政治立場。因此,歐洲將始終是一個多聲部的“合唱團”。
中新社記者:人文交流在中歐關系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如何通過加強人文交流增進歐洲與中國對彼此的了解?
桑德施奈德: 人文交流在增進歐洲與中國關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據我的經驗,總體而言,中國人對德國和歐洲的了解比德國人對中國的了解更多。比如,在中國,包括政府內部,有許多人會說德語。而在德國,會中文的人卻很少,能夠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的人更少。中文在德國的學校教育中普及率也很低,而語言是交流的起點。雙方對彼此的了解越多,就越能避免誤解。因此,理解對方的歷史至關重要。
在文化領域,如音樂和繪畫等方面,雙方有很多合作機會。中國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熱情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我們的交響樂團去中國演出時,音樂廳常常座無虛席,若我們能加強這類文化交流合作,將有助于中歐在政治和經濟領域中的溝通和合作。
加強人文交流的答案很簡單,就是“行動起來”。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當我們討論各種問題數小時后,一位企業家說:“行動起來”。如果你有一個中國合作伙伴,那就坐下來,開始合作,事情自然就會發展起來,相信這幾乎適用于所有領域。
受訪者簡介:
埃伯哈德·桑德施奈德(Prof. Dr. Eberhard Sandschneider),德國著名國際問題研究學者、中國問題專家。曾任德國外交關系協會研究所所長、柏林自由大學政治和社會科學系主任、德國聯邦安全政策研究院咨詢委員。現為柏林自由大學榮休教授、“柏林全球顧問”咨詢公司合伙人。桑德施奈德教授的研究重點包括德國外交政策、跨大西洋關系以及亞太地區政治,特別關注中國的內政和外交政策。他在這些領域撰寫了大量的著作和學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