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舉行的第16次金磚峰會標志著“全球南方”作為國際事務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在崛起。發展中國家渴望擺脫西方霸權的束縛,走自主發展之路,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但發達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對“全球南方”國家的訴求視而不見。金磚合作機制成為“全球南方”國家參與全球治理實踐、推動國際體系變革的重要平臺。
10月22日至2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16屆峰會在俄羅斯喀山舉行,這是金磚國家2023年擴員以來的首次峰會。來自36個國家的代表齊聚一堂,其中22位是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出席了峰會。這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甚至也許是有史以來在俄羅斯舉行的最大規模外交峰會。
去年在金磚國家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峰會上,有23個國家申請加入,其中6個國家(阿根廷、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沙特和阿聯酋)被邀請加入。今年在喀山,34個國家申請加入,13個國家(阿爾及利亞、白俄羅斯、玻利維亞、古巴、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尼日利亞、泰國、土耳其、烏干達、烏茲別克斯坦和越南)被邀請作為“伙伴”加入——這是在正式成員之前一個新的類別。
在喀山,習近平主席和印度總理莫迪舉行了五年來的首次正式會晤,就兩國邊境軍事巡邏的共同協議達成一致。這標志著中印關系的突破,可能為這兩個“亞洲巨人”之間關系的新開端埋下種子。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曾有一種說法:“真正的金磚只有兩塊”,說的就是中國和印度。
土耳其申請加入金磚國家,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還訪問了喀山,這也是東西方和南北方關系的一個關鍵轉折點。這是首次有北約成員國和歐盟候選國要求加入金磚國家,開創了一個重要的先例,令世界各國外交界大呼意外。
此外,本屆金磚國家峰會還反映了作為國際事務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全球南方”正在穩步崛起。不久前,一家有影響力的雜志問道:“2023年是‘全球南方年’嗎?”
事實上,我們有理由相信,2022-2024年最重大的地緣政治變化,就是曾經被稱為“第三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已經改換了名字,以“全球南方”的身份走上了國際政治的前沿。隨著世界從冷戰后美國肆無忌憚行使霸權的單極時代走向權力分配更加均勻的多極時代,許多國家——尤其是亞非拉國家——都在表達對當前世界秩序的不滿。
令人驚訝的是,就在這些國家為推動更加公平合理的世界秩序大聲疾呼時,英美等西方國家的一些人卻不承認“全球南方”存在。在他們看來,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錯誤,應該被廢除,因為所謂的“全球南方”是“分裂的”。這些人最喜歡的一個論點是,中國、印度,以及中亞和中東的一些國家,實際上位于北半球,因此把它們歸入“全球南方”是不恰當的。
這種論調是把“全球南方”誤認為一個嚴格的地理概念,然而它其實從來就不是,而是一個地緣政治和地緣歷史概念。1969年,美國左翼政治活動家卡爾·奧格爾斯比在天主教雜志《公益》上發表的一篇關于越南戰爭的文章中,首次使用了“全球南方”一詞。奧格爾斯比認為,越南戰爭是“北方國家欺壓全球南方”的結果。
與發達的“北方國家”相比,“南方國家”往往更貧窮,大多有被殖民的經歷,在經濟上往往依賴于發達國家。這些國家曾經受到帝國主義的束縛,至今仍未從束縛中解脫,實現獨立自主。這并不是說他們自身做得不夠好。事實上,21世紀的一個關鍵特征就是“財富從北大西洋向亞太地區轉移”,只是這一轉變尚未在聯合國等全球治理機制的權力結構中有所反映。
發展中國家對現有全球體系的不滿已經醞釀了許久,尤以2022-2024年最為明顯。這種不滿最初顯露出來是在烏克蘭危機期間,當時亞非拉一些主要國家沒有加入西方的立場。雖然這些國家中也有不少譴責俄羅斯,但大多數并不支持西方對俄羅斯的單方面制裁。他們認為制裁過于專橫,是把美元、國際銀行體系,甚至互聯網等國際經濟體系中的“公器”進行了武器化,其目的只是為了維護西方大國的利益。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引發了新一輪巴以沖突。“全球南方”對西方國家,以及對當前全球治理體系處理國際危機的能力大失所望。沖突爆發一年來,加沙地帶有4.1萬人死亡,其中包括1.6萬名兒童。西方對以色列無條件支持,向其持續供應炸彈等武器,按照聯合國兒基會的說法,已經“對成千上萬的兒童造成恐怖”。在這些事實面前,任何聲稱西方“捍衛人權”的說法都只是空談。
然而,在戰火之外,發展中國家還普遍存在一種不滿情緒:他們認為,早在1945年由二戰戰勝國奠定基礎的現行國際體系已經停止運作,需要進行重大改革。金磚合作機制正是許多“全球南方”國家眼中能夠進一步推動這一目標實現的強有力平臺。
高端智慧傳播與交流
本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國際版,原標題為 "A potent platform for the Global South"
出品:中國日報中國觀察智庫
責編:宋平 欒瑞英
編輯:張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