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制服丝袜精品久久100部,久久只有精品免费,成年无码按摩av片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久久综合

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 “擇機”以何為標志?專家解讀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1-05 08:2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記者昨天(4日)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2025年我國貨幣政策基調為“適度寬松”,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金融總量穩定增長。

01

降準降息目的是什么?

“擇機”又以何為標志?

那么,降準降息目的是什么?是不是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一部分?“擇機”以什么信號為標志?專家進行了解讀↓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降準”即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是一種政策力度較大的措施,具體而言,降準一方面將向市場注入更多的長期資金,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更好地滿足企業和居民的融資需求;一方面有助于銀行降低資金成本,保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持續性,推動降低企業和居民的融資成本。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6.6%,降準既有空間也有必要,預計2025年人民銀行將多次實施降準。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降息”一般是指降低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預計2025年人民銀行將繼續降低政策工具利率,引導銀行降低存款利率,促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繼續下降,進而降低貸款實際利率,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減少企業和居民利息的支出。

招聯首席研究員 董希淼:2025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這既是貨幣政策適度寬松的重要體現,也是實現適度寬松的重要手段。如果外部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那么降準降息的時間點會提前,力度會加大;如果國內經濟恢復回升態勢穩固,降準降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或將下降。總之,2025年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將加大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和針對性,為穩增長、促消費、擴內需創造更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02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如何支持實體經濟?

2025年我國的貨幣政策立場從“穩健”轉向“適度寬松”,“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如何支持實體經濟?具體怎么干呢?總臺央視記者采訪了中國人民銀行有關部門的負責人,對熱點問題進行了權威解讀。

2025年,我國將進一步健全市場化利率調控機制,持續強化利率政策執行,加強利率自律管理,提升銀行自主理性定價能力,兼顧銀行業穩健經營和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為促消費、擴投資創造有利的利率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保持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充裕,引導金融機構深入挖掘有效融資需求,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增長,同經濟增長、價格總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

2025年,我國要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投向亟需領域,不斷提升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效能。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強化預期引導,有力應對外部沖擊,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2025年,我國要發揮好貨幣政策與財政、產業、監管等其他宏觀政策的合力,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更加注重支持擴大消費和有效投資,提升政策整體效能,進一步暢通政策傳導。

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主任 金鵬輝: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著力擴大內需、穩定預期、激發活力,更加重視消費,支持穩外貿穩外資,助力上海更好發揮“挑大梁”作用。

03

金融“五篇大文章”如何推進?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建立了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政策框架。2025年,“五篇大文章”該如何推進呢?

在科技金融方面,持續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加大工具支持力度。創新科技領域貸款、科技創新債券等產品,積極培育支持科技創新的金融市場生態。

在綠色金融方面,加快推動綠色金融標準統一,提升綠色金融質效。優化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完善綠色金融評估。創新綠色貸款和債券產品,形成碳中和、綠色、轉型等完整的金融產品譜系。

在普惠金融方面,繼續實施金融支持鄉村全面振興五大專項行動,健全民營中小企業增信制度和金融服務效果評估機制,推動落實好創業擔保貸款、助學貸款政策,提升普惠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便利性和覆蓋面。

在養老金融方面,著力健全養老金融支持體系,探索養老金融特色產品和服務模式。提高養老再貸款資金使用效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健康產業、養老產業和銀發經濟的支持。

在數字金融方面,優化數字經濟金融服務,制定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政策舉措,培育高水平金融數據市場,提升金融服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北京市分行行長 巢克儉: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發力,推動已經制定的相關政策文件落地、落實、落細,激勵金融機構向重點領域投入更多資源。建立健全金融“五篇大文章”數據監測、成效評估和結果運用。

(總臺央視記者 張道峰 杜雷鳴)

【責任編輯:王輝】

為你推薦

換一批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簽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777聯系;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系,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版權保護:本網登載的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多媒體資訊等)版權屬中國日報網(中報國際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獨家所有使用。 未經中國日報網事先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給中國日報網提意見:rx@chinadaily.com.cn